在高热、高温、高湿的“桑拿天”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,不仅是对施工一线员工身体素质的“烤”验,更是摆在项目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张考卷。
不让一名职工中暑在岗位上
每年自六月开始,重庆就已然是骄阳似火、热浪袭人。在第十四工程项目部协信·天骄名城三期工程的建设工地上,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施工作业。项目班子送来了西瓜、藿香正气水等防暑品。分完切好的西瓜,项目领导告诫各工班负责人: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不要让员工中暑晕倒在岗位上。”
第十四工程项目部要求对所有露天作业的队伍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尽量不让一线职工在烈日下作业。一线职工特别欢迎这种工作方式,笑说室内室外“打游击”、高温低温“躲猫猫”,生产安全有保障,身体健康有希望。对连续作业、紧急作业无法避开正午相对高温期的,项目要求采取支遮阳伞、备饮料药品等防暑降温措施,并加密轮班,尽量缩短一线员工连续作业时间,避免出现中暑情况。
6 月中旬以来,该项目还启动“送清凉到一线”活动,项目党支部、工会带上茶叶、菊花、藿香正气水等物品深入所建工程的工地,慰问一线员工,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。项目安全员、质检员等组成联合检查小组,到施工现场督促防暑降温用品发放和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情况,并“送知识到现场”,为一线施工人员讲解防暑降温知识,开展急救措施演练,力保员工安全度夏。
安全生产谨防“情绪中暑”
王强是第十四工程项目部李子湖畔(一期)工程项目的一名电焊工,近日,他所在的江津区最高气温突破了40氏度,据他反映,夏季施工焊工最难熬,不仅头顶着阳光,胸前还被电焊烤,上工不一会儿就汗流如注,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搞得浑身不自在。在实施难度颇高的多面无缝焊接时,有好几次他都险些忙中出错,跟班安全员对他进行善意的批评,他却不由分说地顶撞了回去。事后他感到很是懊悔:“明明知道自己不对,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。”
一般来说,高温天气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,以致出现心情烦躁、爱发脾气、记忆力下降、精神萎靡等现象,心理学家称之为“情绪中暑”。无疑,这样的情绪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十分有害。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,员工一旦出现情绪中暑,就可能发生误操作、操作不连贯、忘记操作环节等现象,造成安全事故。因此,第十四工程项目部在做好员工身体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,也没忘记给职工情绪“防暑降温”。为此,该项目领导班子深入到生产一线,到职工群众中去,了解其生活、身体、工作状况,倾听职工呼声,感知职工冷暖,及时为职工群众解决现场作业,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起到了心理疏导的作用,帮助职工克服因天气炎热而带来的“情绪中暑”现象,使职工轻装上阵。
经项目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,截至目前,没有一名生产员工因中暑晕倒在岗位上。高温是一个大“烤”场,第十四工程项目部在这个考场中,交出了一份人文关怀的合格答卷。(金效海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