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平时写作随笔多一些,新闻报道写作经常会找不到切入点,我想提高新闻敏锐度”“不知道怎么挖掘,抓不住重点、闪光点,我想提高写作能力”“不知道哪些算是新闻点,我想拥有发现新闻的眼光”……带着通讯员队伍的共同期盼和心声,近日,公司邀请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周夏、李照邦为通讯员队伍授课。 投什么稿?怎么写稿?带着两个问题,《重庆建工》杂志编辑李照邦给通讯员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“分享课”。 李照邦从杂志的需求及稿件的分类出发,给通讯员们介绍了消息、通讯和诗歌散文的不同要求,解决了通讯员们“投什么稿”的疑惑。围绕“讲好的故事、把故事讲好”这一主题,李照邦用生动详实的案例,从收集、组稿、成稿三个阶段,深入浅出地讲授了通讯写作方法,告诉通讯员们应该“怎么写稿”。李照邦以自己采写深度报道《八建“脱困记”》为例,从稿件的立意、采写理念、行文结构及写作技巧进行了通俗易懂、深入浅出的讲解,分享了他的采写经历,给通讯员们带来更加直观的通讯采写体会。“写作前一定要做足功课,有备而来,搞清事件的背景材料,以此来衬托丰富内容、增强可读性。”李照邦的一番话引起了通讯员们的共鸣。 多年从事《重庆建工人》报编辑工作,有着丰富经验的周夏,多次受邀为公司通讯员们授课。从常用文体写作到题目策划、新闻切入点选取,再到写作分享、摄影技巧,每次培训,周夏总是给通讯员们带来满满的“干货”。此次培训,他从二建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短板入手,列举了大量不同类型、不同题材的新闻稿件,与通讯员们分享了如何以小见大,把宣传报道写深写透,如何“跳出”新闻写新闻,提升稿件质量。同时,周夏结合大量正反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解,直观展示怎样把一篇“豆腐块”“火柴盒”的碎片化报道变成“有血有肉”、可读性强的好稿件。 “企业新闻最主要的是传递正能量,为公司发展壮大鼓与呼。”周夏说:“宣传报道一定要及时有效,格式上要规范、表述要符合语法规则、语言运用更要反复推敲,使受众能够流畅、准确地接收到文中内容。” 饱满充实的内容,深入浅出地分析,激情洋溢地讲解,此次培训,留给通讯员们的不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,更多的是对未来通讯工作的思考。他们纷纷表示会用手中的纸笔,记录每一个凝心聚力的瞬间,传播企业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的好声音。 (黄鑫) |